您好!欢迎来到潍坊建筑业信息网网站
首 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联系我们  
首 页 | 协会概况 | 新闻动态 | 相关工作 | 会员之窗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潍坊建筑业信息网 >> 建筑新闻 >> 建筑新闻 >> 正文
中国模式的宏观调控
来源: 添加时间:2011/7/14
内容提要:

  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国逐步中,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望“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国内经济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就应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二是要促进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三是要注重短期调控政策与长期发展政策相结合,四是要加强各项政策和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五是要推进宏观调控的相关制度建设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一)

  中国宏观调控体系是在改革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伴随着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在摆脱计划经济束缚、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1984年中央第一个改革决定中还不曾出现宏观调控的字样,在总结了1984、1985年投资和消费“双膨胀”的教训之后,这一概念开始出现于《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该文件对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进行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二是发展商品市场,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要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1987年党的十三大,采纳了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王积业等专家的研究成果,将经济运行机制的总体目标概括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也就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这就更加清晰地描述了国家、市场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关系。

  在经历了1988年“价格闯关”的挫折和随后3年的“治理整顿”之后,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年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改革决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中将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应主要采取经济手段,要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其中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财政运用预算和税收手段,着重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运用货币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到上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控制为主到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变。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确定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政策手段仍为计划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和协调配合构成了宏观调控体系。目前,财税、金融等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宏观调控体系也在继续完善之中,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体系。

     (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增长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长都是世界经济史上少有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为第2位,人均国民收入也由第175位升至第125位。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配套体系已经形成,产量居世界第1位的工业品已达210余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正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居民消费水平增长9倍,生存型消费比重逐步减少,发展型消费日益增多,享受型消费也日渐丰富,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同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逐步增强,不仅避免了改革开放前30年的那种大起大落,而且总体上是从大幅波动转变为小幅波动。在非农产业比重大幅上升,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我们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之间的大体平衡,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特别是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尤其令世人瞩目。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中,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强农林水利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既避免了以往扩大投资容易出现的重复建设,又充分利用了当时相对过剩加工业生产能力,为战胜危机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中国无疑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亮点。一揽子计划和4万亿元投资,重点锁定在民生、“三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不仅有力遏制了经济增速的下滑,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态势,并作为全球最强劲的引擎,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十二五”时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展望“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国内经济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国际看,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将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在总体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也将使我们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我们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方式。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不仅面临通胀压力增大、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失衡、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也面临着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艰巨任务,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的结合,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方式。

  ――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要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题主线的确立,赋予了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发展任务。

  一是保持经济持续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在更趋复杂的发展环境中,充分发挥好我国的制度优势,利用好发展基础和条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解决对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迈上新台阶、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不断优化需求结构,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壮大创新人才队伍,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五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统筹好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保障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推动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是深化改革开放,从打好改革开放攻坚战的要求出发,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重点任务,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提高安全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总结来看,“十二五”时期,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眼于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成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对我国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配置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实现短期调控政策与长期发展政策、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科学性和预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四)

  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关注五个方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要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调控中,要注重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另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领域,在市场机制独立作用不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时期,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宏观调控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既要避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以主观臆想干预经济活动,也要避免片面夸大市场作用,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以对经济形势的科学严谨分析研究为基础,科学确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手段。

  二要促进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争取处理好经济发展中速度和比例、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经济结构不合理,一些重点比例关系不协调,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要矛盾。宏观调控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合理、资源节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既要考虑对经济总量的扩张或紧缩作用,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出发,确定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也要分析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确保短期调控政策不会背离长期的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三要注重短期调控政策与长期发展政策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目标。宏观调控要兼顾当前和长远,既要处理好宏观经济短期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要着眼于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为此,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必须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一方面,要立足于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当前和长远的重要比例关系。对投资和消费这一比例关系,既要认识到投资对经济影响重大,也要认识到高投资、低消费的增长模式从长期看不可持续,为此,要以逐步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实行由消费拉动投资、又由投资扩大消费的良性循环。在内需和外需关系上,要在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的同时,逐步提高内需的比重,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系上,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发展方式中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促进城镇化发展,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加快自主创新,发展社会事业。

  四要加强各项政策和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为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需要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环保、土地、科技等政策。各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政策的作用及其组合的效果不尽相同,情况和条件又在不断发生变化,运用这些工具需要把握实施方向、力度、节奏和时机,避免政策工具间的矛盾和抵消,尽可能发挥政策工具间互相促进的协同效应,有效服务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政府各部门在宏观调控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履行不同的职能,但要把宏观调控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加强宏观调控中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同部门在具体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矛盾,消除相互掣肘,保证宏观调控意图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

  五要推进宏观调控的相关制度建设。正确处理好计划和市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关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以财税制度和金融制度改革为重点,完善宏观调控相关制度。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促进有利于财政政策顺畅传导的制度框架。借鉴国际经验,统筹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处理好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中央银行在加强逆周期宏观调控中的作用。